2016年10月23日 星期日

點評何文田站

觀塘綫延綫於2016年10月23日通車,網主也因此特地在通車當日試乘觀塘綫延綫,從何文田站乘車到黃埔站

港鐵官方網站:http://www.mtr-kwuntonglineextension.hk/tc/index.html

何文田站現時出入口共有兩組,分別是東北面靠近佛光街的A1、A2和A3出入口,和西南面靠近蕪湖街、漆咸道北的B1、B2出入口。兩組出入口不是直接連接,各自以扶手電梯/升降機連接車站大堂。雖然車站名為「何文田」站,但車站離何文田及何文田山卻有一段頗長的距離,使用A3出口前往何文田邨,約需20分鐘。
A1出口
近B1出口
從A1出口外的仁風街望向B出口
車站地圖
先介紹A出口群,A1出口在扶手梯對出,面向仁風街和理工大學學生宿舍,步行不遠就到達佛光街。
A1出口建議目的地
A2和A3出口距離車站大堂較遠,從扶手梯到達A大堂後沿「隧道」(其實是挖空了地面後建成密封通道)分別步行約5分鐘到達升降機大堂,乘搭升降機或步行上樓梯後就到達出口。A2出口外是佛光街,而A3出口有兩層,較下的是忠孝街近天鑄,而較高的是新建的有蓋架空步道,沿有蓋架空步道可到忠義街,經兩條新建的有蓋架空步道分別可到達愛民邨和何文田邨、冠熹苑及冠暉苑。出口距離通道的垂直距離頗長,但和通車一年多的「西港島線」不同,A2和A3出口各只有一個升降機大堂,升降機亦採用單門設計,因此繁忙時間來往A3出口或需等候較長時間(5-10分鐘吧),而在G層等候升降機到車站大堂,由於繁忙時間來往U3層(行人天橋)乘客很多,亦需等候較長時間,甚至可能因為U3層上滿乘客而未能乘搭。如從何文田站出發,似乎沿佛光街步行到A1、A2出口會較到A3出口等候升降機更快到達車站大堂,而來往愛民邨部分地方,似乎利用B2出口能較快來往車站大堂。另一個令網主費解的地方,是港鐵對處理在佛光街以北的目的地不一致,如港鐵建議使用A1出口前往紅磡花園,但在紅磡花園後方利工街的悅目,港鐵則建議使用A2出口。從網主角度看,由於不用步行一段較長距離和輪候升降機,使用A1出口較使用A2出口到佛光街以北一帶較方便。
車站及「隧道」,左邊是A2出口和A2出口通道,而下方則是A3出口通道
A2出口
A2出口,提供升降機和樓梯連接車站大堂
A2出口建議目的地
來往A2出口的通道,可能估計使用者不多,因此較狹窄
為鼓勵步行,港鐵在何文田站列出步行距離及大約步數(但黃埔站卻找不到這種海報)
來往A3出口的通道
來往A3出口的通道
等候升降機的人龍
升降機大堂
A3出口建議目的地
"L3層"的升降機樓層指示
G層的升降機樓層指示,其實三部升降機都停G層
A3出口的升降機
升降機塔向南部分採用透明物料
A3出口升降機塔忠孝街以上部分
愛民邨新建升降機和行人天橋系統,從愛民廣場平台可步行到達
沿忠義街興建的架空步道,連接A3出口
B出口的一邊垂直水平較A出口低。B1出口外是一條行人天橋,連接橫跨漆咸道北和蕪湖街的Y形行人天橋。原來的天橋是沒有上蓋的,藉興建地鐵站,港鐵順道將天橋重建,並在蕪湖街臨時遊樂場旁新建三條扶手電梯,可惜的是蕪湖街一邊沒有挖深一點,前往扶手電梯需踏上數級樓梯,大概是港鐵為節省工程開支而這樣設計吧(如將扶手梯踏板水平建造到和地面水平一樣,大概要在扶手梯踏板外興建去水設施吧)。B1出口旁是一個露天休憩廣場,放置了一些藝術裝置。
B入口
B1出口建議目的地
連接B1出口和行人天橋的通道,假天花條砌成藝術品
另一邊
說明
新建的扶手梯連接蕪湖街和行人天橋,可惜的是沒有挖深一點,讓顧客不用先步行數級樓梯才能使用扶手電梯
休憩廣場
蛙托邦拱門
說明
B2出口在忠孝街,和車站大堂之間靠三部升降機連接。三部升降機都是雙門設計,由於升降機塔採用透明物料,因此享有開揚景觀。B2出口旁是何文田站公共交通交匯處,除將巴士站遷移至此外,亦新增兩條小巴綫,分別連接土瓜灣和何文田邨。另外在車站出口外網主也看到紅色小巴的宣傳告示,但網主在附近十餘分鐘,卻看不到有紅色小巴經過。
何文田站B2出口外的新建彎位讓公共交通工具停泊
B2出口外可看到維多利亞港。網主小時候理工大學還未建成這麼多建築,是欣賞煙花的好地方
紅色小巴的宣傳告示
何文田站提供小巴轉乘優惠
何文田站採用草綠色和灰色材料作裝飾,包括在各車站常見的馬賽克磚和搪瓷板。
何文田站設有一個車站大堂,東北端提供扶手電梯、樓梯及升降機連接A出口群,而西南端則供扶手電梯、樓梯及升降機連接B出口群。大堂的設計和西港島線各車站相若,包括客務中心、卡通版基哥介紹車站設計特色,但車站藝術則和所在的社區沒有太大關係(相對來說,西營盤站則有該區建築作車站藝術裝飾,而黃埔站亦有結合社區學生創作的作品《歷史與想像》,網主在點評黃埔站時將提及)。車站大堂也設有洗手間和wifi熱點,車站大堂非付費區和車站出口亦有幾間商舖。
洗手間
免費wifi熱點
何文田站整體結構呈十字型,樓高七層,最上兩層是車站的A、B出入口,然後是車站大堂(L2層),亦在仁風街旁設有緊急出口和泊車位,停泊了港鐵巴士,在車站出現緊急情況時可停泊救護車,及利用巴士接載乘客,在港鐵車站算是少見(但近年新建的車站都提供緊急車輛通道)。
L2層下一層(L3層)是設施層與月台通道。近A出口的一邊個近B出口的一邊互不相通。再下一層(L4層)是未啟用的東西走廊(沙中綫)島式月台。月台貼上介紹沙中綫及各車站的資訊。不過如貼紙是貼在月台玻璃幕門,那表示東西走廊的月台十分狹窄。
再下一層是和東西走廊月台(和車站大堂)呈90度垂直相交的轉車大堂(L6層),這層有不少藝術裝置,包括兩幅立體畫。
最低的(L7層)是觀塘綫的兩個側式月台,分別是前往調景嶺方向的1號月台,和前往黃埔站的2號月台。這層牆身亦有一些裝術作品。
由於何文田站樓層眾多,部分出口在山上,因此像西港島線的西營盤站和香港大學站般,設有多部升降機從大堂通道連接較高的出入口。不過相對於西港島線車站採用雙門雙大堂設計,何文田站的升降機只採用單大堂設計,其中肩負連接愛民邨和何文田邨的A3出口,除了只有一個大堂外,升降機更只有一對門,而升降機塔更需停兩層,當天鑄入伙後,網主相信天鑄居民可能需較長輪候時間。 另外,車站的樓層名稱很混亂,像G層先後出現在A3出口和仁風街出口,但兩者並不是同一水平,而A3出口的升降機樓層指示,卻將和仁風街出口處於同一水平的樓層稱為L3層,而根據港鐵車站內何文田站結構圖,L3站應在L2層(車站大堂)和L4層(東西走廊月台)之間。
A3出口升降機停泊樓層
連接A出口和車站大堂的升降機樓層停泊指示
車站大堂付費區內升降機停泊樓層
何文田站另一個問題,是連接大堂和月台的扶手梯太少,只有兩部升降機(靠近B出口,離A出口較遠)和兩組上行和一組下行扶手電梯(兩條扶手電梯到L3層,而其中一條通往東西走廊月台的扶手電梯沒有開放),而連接L6層轉乘大堂和L4層東西走廊月台的扶手電梯,更只有兩組上行和一組下行,連接L4層東西走廊和大堂的扶手電梯亦採用獨立設計,中間一層互不相通;由於觀塘綫月台採用側式月台設計而非島式月台設計,兩部升降機分別連接觀塘線兩個月台,即每個月台一部,但由於何文田站往油麻地方向的人流遠比南行的多,而往黃埔/何文田站方向列車往何文田站出站的人流亦遠比黃埔站開出列車往何文田站出站的多,因此兩部升降機的使用狀況極不平均,往黃埔站月台的升降機以出站為主,而往油麻地方向的列車以乘搭列車為主,如當初觀塘綫以島式月台設計,兩部升降機的使用情況將會平均得多(但網主不肯定到時港鐵會否只安裝一部升降機);另外,連接月台和大堂的升降機,其實沒必要停靠轉乘大堂,以節省時間(但網主及少部份乘客眼見往觀塘綫北行月台輪候乘客太多時,會乘搭往黃埔方向月台的升降機到轉乘大堂,再步行到往油麻地方向月台)。大概因此港鐵在樓梯貼上步數貼紙,希望鼓勵乘客使用樓梯吧。當何文田站附近屋苑入伙,及東西走廊通車,網主相信情況將會更壞。

A2出口的位置也是另一個問題。由於從信用街到常樂街之間的一段佛光街是上坡道,設於信用街和忠孝街之間的A2出口,從信用街步行到A2出口需要爬上一段上坡道,而且A2出口到A出口的扶手電梯需要步行5分鐘(還未計算等候和乘搭升降機時間),因此從信用街到何文田站,橫過佛光街道仁風街利用A1出口進入車站比利用A2出口方便得多,因此相對來說A2出口很難吸引乘客使用,如能將A2出口移往較接近何文田邨的位置,網主相信A2出口的使用率會比現在的高得多。

總的來說,雖然何文田站方便不少使用者,但車站連接設施不足,似乎也缺乏遠見。

更多相片可到facebook群組瀏覽:2016年10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