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是香港規劃及基建展覽館的展城館,已於2012年8月1日開幕,因此特地到展城館看看。
相關網址:http://www.citygallery.gov.hk
展城館位於香港大會堂後面,樓高五層,暫時開放了地下、一樓、二樓及三樓。現時展城館免費入場。地下設有一個專題展館,現時展覽的是以「香港的獨特縮影」為主題的模型,展出以香港舊日風貌為主題的模型。地下正門為服務台,後面往上層的通道,是「卓越的國際城市」展覽,設有互動屏幕比較香港和世界各大城市的城市形態、城市人口密度和最高大樓,我看了香港和深圳的比較,深圳的城市建設好像和實際不符,羅湖區和福田區一大片地區都沒有標示成「建設面積」的,反而龍崗區、坪山新區就有一大片地區被標示成「建設面積」的,令人費解。另外,個人覺得,只比較城市人口密度和最高大樓,這種比較太表面化了,像歐洲的大城市,建築物都不太高,可是他們的規劃也不錯,綠化率也高,也保存了不少古蹟,不過這些東西都沒有比較。通道兩旁是「獨特的香港」,展示了一些香港相片,天花掛了一些雀籠,也播放了雀鳥聲,不過感覺和展區不太配合。
沿走廊走到盡頭,是一條上三樓的長扶手電梯,扶手電梯上方是一列富有傳統特色的霓虹光管招牌。三樓右邊是會議室,正在展覽一些畫作。左邊是樓高兩層,約幾十坐位的「主題放映」放映廳,中間放置了立體的市區(港島北岸及部分九龍半島)模型,展幕也「掛」上了香港三維地型模型。市區模型反映了不少計劃中/興建中的新建築,如啟德發展區的郵輪碼頭(不過郵輪碼頭比較簡陋)、多用途體育場館、單軌鐵路、啟晴邨和德朗邨、以霍朗明的設計為本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和中九龍幹線,不過好像沒有大本型。播放影片時,會有影像照射在香港三維地型模型上。放映廳播放的影片是介紹香港的城市發展史,也介紹了規劃中的城市建設。放映廳外是一條長長的走廊,介紹香港的城市規劃歷史和狀況,再往前走是以地圖比較香港島北岸、葵涌至西九龍、西九龍至紅磡和九龍灣至油塘不同時期的發展,地圖下分別有「19世紀」、「1945」、「1985」和「2012」按鈕,按下後就會顯示到該段時期的地圖,除了可看到不同時期地區的發展狀況外,也可看到該段時期的製圖技術的分野。部分地圖上設有感應式按鈕,按下後就會在地圖上的屏幕顯示該按鈕所處地帶的資料,不過「天文臺道」和「諾士佛臺」的按鈕所標示的位置和地圖上的位置不符(其他的大致和地圖位置相符)。
從三樓經樓梯到二樓,這一層從入口計依步行次序分別是「獨特的香港」及照相館、「策略宏圖」、「策略性基建設施」、「文通及運輸」,及「可持續發展的香港」。「獨特的香港」分兩部分,近出入口的部分展出香港常見的交通工具,除了牆身鋪上地鐵馬賽克磚的貼紙外,牆身也掛上香港各種交通工具的全息圖相片,而天花也有射燈把香港交通工具照射到地上,牆上也有地鐵站的「召援專線」裝置;第二部分則展示了香港的自然生態,這部分使用綠化的背景和木材作裝飾,角落也放置了麥理浩徑的標距柱。這部分旁邊是照相館,可選取香港不同的景點作背景。策略宏圖顧名思義,以播放形式展示未來香港的發展。下一部分是「策略性基建設施」,佈置成船艙,介紹了一些藏在繁忙街道下的基礎設施,如地下水管、污水渠、光纖等,也有一些互動性的展品。再往前行,是「交通及運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牆身佈置成港鐵筲箕灣站。這部分展示了香港一些興建中及規劃中的鐵路項目,包括南港島線東、西段、北港島線、「西港島線」、觀塘線延線、「沙田至中環線」、北環線及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屏幕下面有三個互動小屏幕介紹港口、機場、物流運作,也有小遊戲玩。另一邊也佈置成一個港鐵車箱,車箱頂部貼上了港鐵路線圖。第二部分佈置成駕駛倉,可選擇在屏幕播放港珠澳大橋或粉嶺到蓮塘--香園圍口岸的通道的動畫。離開了「交通及運輸」後,往左轉到「可持續發展的香港」,這裡除了展示了香港可持續發展,也有一個名為「消閒與娛樂」的全香港模型,以卡通公仔標示了香港的消閒與娛樂地標,前方也有輕觸式屏幕介紹香港的康樂設施,也有可供八人同時參予的問答遊戲。這部分外面有一個露台式走廊,沿走廊步行回到二樓樓梯,再前往一樓。
一樓大部分展覽是以文物為主題的樓層,這一層從入口計依步行次序有「獨特的香港」(和二樓的沒有關係)、「生活環境」、「保護文物」和「下一世紀的香港」。「獨特的香港」佈置成圍村模樣,牆身也貼上了不同時期的香港路牌,「通菜街」旁邊的相片是水上居民照片,而電「器」道(應是電氣道之誤)旁邊的相片展示了圍村生活,「荷李活道」旁邊牆身也佈置成石牆樹模樣,後面也有一度鐵閘,不過附近好像沒有介紹鐵閘的來歷。下一部分是「生活環境」,這部分是互動展品,介紹一些城市規劃原則,檯上有一些簡化二維碼,把它們翻到鏡頭下,屏幕就會有相關介紹。下一部分是「保護文物」,一邊牆身掛了一個香港全境地圖,在地圖上標示了在香港各處法定古蹟的位置,也掛了一本小冊子介紹這些文物,而另一邊則展示了美利樓的模型,並在屏幕上播放美利樓修復科技。這裡後面有一個幾座位的放映區,座位像天星小輪的座位,每個座位旁邊都有一排投票按鈕,在影片放映完畢後可投票選出認為甚麼種類的文物需要保留。「下一世紀的香港」是活動區,牆上有一些名人金句,也有一些圖畫,牆邊有檯上也有鉛筆和紙張供小朋友繪畫,中間是香港全境地圖,陸地部分中間有一些凸起的圓點,從旁邊的櫃內把積木放在圓點上模擬建築物,不過地圖上的圓點好像不太穩固,有不少已脫落了。
展城館其實有不少問題,首先,「獨特的香港」標題不清淅,二樓「獨特的香港」包含的兩部分其實可以分別併合在「交通及運輸」與「可持續發展的香港」,而這兩部分的轉折比較突兀,我覺得把「交通及運輸」集中放在一起比較好,而一樓「獨特的香港」也不太深入,展示的圖片有點流於表面,只注重建築而忽略其代表的文化;第二,從展城館的路線設計,次序分別是規劃史、基建、可持續發展,最後才是文物保育(而不是文化保育),感覺像是重視發展建設多於保育;另外,展城館較少提及近期規劃中的啟德發展區和西九龍文娛藝術區,也很少提及產業發展(如數碼港、科學園
,而六大產業好像只有少部分提及物流 );最後,展城館沒有收集意見的機制,雖然地下設有電子意見箱,不過電子意見箱沒有提供留言的地方,而服務處職員也說表格還未印好所以沒有意見書。
雖然展城館還有不少需要改善的地方,不過比起比較簡陋的香港規劃及基建展覽館,已有不少改進了。
相關相片已放在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444823248896404.105367.211210692257662
但冇乜人識這個展城館,若不攪D特別的展覽,就冇人去了!
回覆刪除其實展城館有好多改進空間,網主去過上海嘅城市規劃展示館,內容比展城館豐富好多,剩係個上海模型都比展城館果個大好多倍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