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5日 星期三

香港街道地方指南/香港街道大廈詳圖2017版

因去年比較忙,現時趁有一點時間趕快清理文債。

2016臨近年終,又是香港地圖出版的季節,2016年12月先後有兩本地圖推出,本文要介紹的,是香港街道地方指南2017版(下稱「指南」)及香港街道大廈詳圖2017版(下稱「詳圖」,合稱「指南圖」)。
通用圖書有限公司官方網站:http://www.up.com.hk/

通用圖書有限公司facebook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upmap

指南圖開首是目錄,後面是索引圖及圖例,再後面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圖(也繪畫了深圳部分路網),右下角是「香港和她的近鄰」,包含了澳門特別行政區、珠海市、中山市、廣州市、東莞市、深圳市和惠州市,也繪畫了機場的位置。後面是香港全境各區地方圖,其中深圳的一邊加入了3條在2016年10月28日通車的地鐵綫路,但卻有一些小錯處,如7號綫因居民反對而沒有興建的福鄰站也被繪畫、7號綫的華強北站應在2號綫車站東南,而不是地圖繪畫般的T字形(其實兩個車站是獨立的,中間只靠通道轉乘。購物公園站也有類似問題)、4號綫的福民站應該在較北的位置,似乎也漏畫了車公廟站至福田站的一段11號綫。香港方面,雖然指南圖繪畫了興建中的廣深港高鐵,但似乎漏了西九龍站。

香港全境各區地方圖後面是九龍各區街道圖。指南圖繪畫了安泰邨及巴士總站,亦繪畫了四條連接安達臣道發展區和區外的行人天橋,但似乎漏畫了安泰邨服務設施大樓。近康莊道起以南的一段沙中線卻漏畫了,而馬頭圍道一帶的改道似乎也未更新(美善同道和馬頭圍道之間的落山道封閉,江蘇街在美善同道以東的一段改為東行,而這段馬頭圍道南行也使用了原來的北行線),不過由於網主不知道這些臨時改道的實施期限,和下一階段的改道安排,因此也情有可原;指南圖繪畫了嘉里大酒店,亦繪畫了連接維港.星岸的三條行人天橋,不過One Harbour Gate兩座的中文名稱似乎沒有印出。指南圖繪畫了景泰苑,也以虛線繪畫了啟新道。指南圖繪畫了蘇屋邨一期及二期。指南圖也繪畫了龍翔道瞭望台附近的興建中道路工程。

九龍各區街道圖後面是港島各區街道圖。指南圖繪畫了海璇、雋悅,也印上新世界北角的新樓盤柏蔚山,但只印出樓盤的英文名字Fleur Pavilia而沒有印上樓盤的中文名字。指南圖繪畫了南港島綫各站,但海洋公園站下的停車場和部分相關道路卻沒有繪畫,而利東站沒有分開A1和A2出口,金鐘站的E出口已隨南港島綫通車而局部啟用,但指南圖卻沒有標示。和上一版一樣,指南圖沒有繪畫沙中綫的走綫,只標示了會展站地盤。

港島各區街道圖後面是新界東市鎮街道圖和新界西市鎮街道圖。指南圖繪畫了將軍澳南一些新樓盤,也以虛綫繪畫了日出康城第四至六期,也標示了魷魚灣村附近興建中的(海關職員)宿舍,但連接PopCorn2和寶盈花園的行人天橋仍未繪畫。上一版水泉澳邨漏畫了的行人天橋也補回了,但仍漏畫了橫跨水泉坳街的一條行人天橋。指南圖以虛綫簡略地繪畫了蓮塘/香園圍口岸連接路(由於編幅關係只覆蓋近粉嶺公路的一小段),但卻沒有繪畫交匯道路。新界西方面,指南圖繪畫了欣田邨、尚翠苑,也以虛綫繪畫了屏欣苑、柏傲灣、迎東邨,也標示了建築中的珀御和荃灣西站五區項目,但卻沒有細分為城畔發展項目(即全.城匯)和灣畔發展項目(即海之戀及海之戀.愛炫美)。仍未興建的Grand Yoho三期(本文發表時港鐵被爆隱瞞元朗站附近橋躉沉降,正是由三期地盤工程引發,建築工程因而暫停至本文發表時)卻已畫了。指南圖也沒有標示東薈城二期地盤。

適值指南出版40周年,這年的指南隨書附送(附送版只限出版社門市及部分書店,另可在香港書展通用圖書有限公司攤位購買任何產品後以二十元選購)指南1977創刊版舊圖選輯(下稱「舊圖」)及導讀,「精選」(網主不知道編者以甚麼準則挑選,如果由網主決定,大概會在第一年推出九龍區舊圖選輯,第二年推出港島區舊圖選輯,第三年再推出新界區舊圖選輯吧,而不是現在九龍區佔十四幅,香港島佔兩幅)十六幅(部分地圖佔兩頁)舊圖,並在圖後以三頁篇幅作「導讀」。從目錄旁的篇者介紹中,看到編撰者李嘉儒先生已八十多歲,自1946年起居於香港。舊圖首頁是例牌的荔枝角長沙灣,然後依次序是長沙灣深水埗、竹園慈雲山、深水埗石硤尾大坑東、九龍城橫頭磡黃大仙新蒲崗、九龍塘、啟德及彩虹坪石、大角咀太子花墟旺角、亞皆老街何文田東馬頭圍馬頭角土瓜灣、油麻地渡船角佐敦何文田、紅磡土瓜灣油塘、尖沙咀及尖東、牛頭角觀塘秀茂坪藍田、中環金鐘堅尼地道,及灣仔鵝頸橋肇輝台。舊圖其實有不少錯誤,如世運道迴旋處的三條天橋(亞皆老街天橋應下穿馬頭涌道及太子道的天橋)、漏畫了大磡村、大觀園農場,清水灣道只畫了一段(聖約翰小學後的一段只以文字描述),也沒有當時興建中的彩雲邨(漏畫了興建中的建築其實情有可原);排版也不暢順(由於長沙灣只佔一版,在長沙灣和深水埗之間硬塞一版慈雲山,何不將慈雲山的放在黃大仙新蒲崗後?反正後面的九龍塘也只佔一版,將九龍塘和慈雲山對調,旁邊一版維持啟德機場/彩虹坪石也較合理),亦沒有在地圖邊加入頁數導向。另外,部分「導讀」似乎不是以成圖的時間與重編的時間比較,如「鵝頸」一段由十九世紀開始說起;部分文字令人看後啼笑皆非,如慈雲山「因重新規劃得宜,而且地勢較高,成為市民百姓的樂土,有些方面連一些豪宅也比不上呢」(網主曾在慈雲山工作多年,身邊也有居住慈雲山的朋友,他們都不認同上述「導讀」,而慈雲山的交通也一向被居民詬病,不知道「樂土」一字從何說起)。另外,如能像高清大地圖般排版,在頁邊加入當年相關圖片,及將「導讀」和相關地標建築介紹放在頁邊,相信可讀性會更高。

總的來說,雖然2017版的指南圖仍有一些錯漏,但由於指南圖附送1977創刊版舊圖選輯(即使以現今水平看當時的製圖水準不如現今),因此極具收藏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